Angle於1890年代的咬合不正分類是矯正學發展的重要步驟,因為它不僅細分了主要類型的咬合不正,而且還包括了第一個自然牙列中正常咬合的清晰而簡單的定義。
Angle的假設是上第一大臼齒是咬合的關鍵,上下大臼齒應上顎的尖對下顎的窩形成的咬合線,即上大臼齒的前顎外側尖應該咬合在下大臼齒的外側溝中。如果牙齒沿著平滑曲線的咬合線排列,並且存在這種大臼齒關係,那麼就會產生正常的咬合。
牙科數字化後,矯正軟體可以幫我們完成這個理想,將牙齒的排列預測在咬合線上,讓牙齒移動到尖窩連線上,這樣就擁有咬合與排牙兼具的完美效果。這個方法唯一使用在具有對咬關係的COMiP Tooth Positioner Orthodontic 即TPO在早期矯正上可以充分發揮這個功能。
COMIP早期矯正有其理論基礎與方法,把骨頭生長發育、牙齒排列到功能性咬合建立當成矯正目標,同時排除肌肉與呼吸功能障礙對骨頭生長與牙齒排列的影響,因此,矯正的結果與其他矯正方法相比有不一樣的結果。COMIP早期矯正的核心理論如下:
a. 功能矩陣理論 Melvin Moss’ function matrix theory
在1975年,Melvin L. Moss博士寫道:“骨頭不應該被視為古典骨學的命名實體(例如,下巴或上顎),而是一系列的片段,與特定的功能相關,並在其成長過程中對特定的功能需求做出反應。” 這種觀點後來被稱為功能矩陣理論。 Melvin Moss和Richard Young在1960年首次完整地發表了關於功能矩陣的觀點,稱之為“對頭骨學的功能方法”。 Moss進一步提議,“口臉成長可以被認為是一個由神經系統調節外周組織的恆定控制的過程”。
從那時起,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神經系統在頭顏發展中很重要,且神經功能和/或神經支配的異常表現在肌肉功能障礙,可能導致頭顏成長和發展的異常。換句話說,軟組織的功能需求影響硬組織(骨骼和牙齒)的生長和發展。
呼吸道阻塞、如鼻塞或扁桃腺腫大,可能導致口呼吸,從而改變臉部骨骼和牙齒的生長模式。口呼吸可能與上下顎骨發育不足、下巴後退和牙齒咬合不正有關。
因此,早期矯正和治療是至關重要的。當孩子在生長和發育的高峰期,他們的骨骼和牙齒較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而一旦他們過了這個階段,某些變化可能就很難逆轉了。
正確的是,進行早期矯正的醫師應該對孩子的呼吸系統、口腔和鼻腔的生長和發育有深入的了解,以便進行最佳的治療和矯正。
b. 矯正牙齒的理想目標
矯正牙齒的理想目標和目的是實現完美的咬合。完美的咬合是上下顎之間存在功能關係,且牙齒的尖窩相互對應,互相嵌合,上下牙齒的咬合就像齒輪之間一樣。有了這種關係,矯正醫師希望為病人的牙齒和肌肉實現最佳的功能穩定性。
c. 尖窩對應關係(Cusp-Fossa Relationship,又"牙尖咬窩關係")
根據Edward H. Angle的說法,當上第一大臼齒的前顎外側尖和下第一大臼齒的外側溝吻合時,就存在正常的咬合。如果上下顎牙齒的牙尖Cusp及咬窩Fossa偏離或對應不吻合,都屬於三種咬合不正的分類,及其各自的類別。
d. 正常咬合的六個關鍵
1972年,Lawrence F. Andrews首次報告了六個重要的咬合特徵,稱為"正常咬合的六個關鍵"。其矯正治療的目標則是要求上下顎牙齒得呈現靜態咬合。Andrews提出的正常(或最佳)的六個關鍵廣泛引述在,對齒合關系以尖窩互嵌位置的靜態咬合目標:
1. 正確的弓間關系
2. 正確的牙冠傾角(尖端)
3. 正確的牙冠傾斜度(扭矩)
4. 沒有旋轉
5. 緊密的接觸點
6. Spee曲線平坦(0.0~2.5 mm)
e. 每次都達到ABO美國矯正協會級別的完成
H. D. Kesling博士發明了牙齒固位器(positioner),唯一的目的是實現"最終的藝術咬合固位和保持"final artistic positioning and retention.。如今,80多年過去了,這一出色的設備的基本設計仍然幫助矯正醫師在日常基礎上達到ABO級別的完成。這就是被稱為TPO(Tooth positioner orthodontic )咬合固位矯正也是隱形矯正從這裡發展出來的,TPO被全球認可為領先者的定制成咬合固位器其中一個原因。
對於TPO可以促使矯正後達成理想的咬合接觸和減少復發避免再次矯的機會,TPO是理想固位與保持的功能。
f. COMiP全系統牙齒矯正,目的在符合Andrews提出的"正常咬合六關鍵"
COMiP延續於Kesling咬合固位器,利用3D的技術把掃描的檔案在電腦上根據Andrews提出的六個咬合關𨫡,把上顎咬頭連線與下顎咬合中心溝連線對應,建立可預測的牙位與上下顎骨與咬合相對關係來設計排牙和相對咬合關係。
牙套的設計可以增加了下顎的成長、下顎的前突程度、下前牙和整體前臉高度、下大臼齒的前位遷移和下顎後齒槽的高度。上切齒也出現了舌側傾斜和後退,下切齒的直線前突,上下顎關系和大臼齒關系的改善。
COMiP全系統牙齒矯正,具有以下特點:針對每位病人經過電腦數字化排牙、咬合對位設計所定制製作而成的COMiP咬合固位器。亦即,COMiP咬合固位器的效果在早期矯正,主要是牙齒的生長引導咬合對位,控制牙槽骨生長,例如在換牙期的生長引導與咬合誘導,門牙軸角定位,幫助排牙。對矯正後的應用,幫助牙齒位置安置(settling),例如:下大臼齒的前位移,後牙的下壓,上門齒的舌側傾斜和後退,下門齒的前突,增加咬合接觸,使咬合更加穩定。
g. 功能性咬合的全方位矯正
天使療法ANGELS Treatment 是根據Melvin Moss’ function matrix theory而來,以此,帶動骨頭正常生長,改善呼吸道問題造成的肌肉功能障礙,以此為前題,把肌肉、呼吸功能做為矯正項目,與建立功能性咬合的全方位矯正。
最新取得尖窩關係即 Maximal intercuspal position 的排牙法專利,其根據上面的原理,製作成矯正排牙軟體,和包括牙齒的軸角在內的COMIP tooth positioner orthodontic 牙套製作方法,分別申請了多國專利,大陸與歐洲已經通過一輪的審查,很高興今天收到台灣專利核准通知書。當把MIP (Maximal intercuspal position)排牙與製作方法取得專利後,COMIP 矯正系統完成最後一塊拼圖後,也正式的擁有自己完整的矯正系統。
COMIP 系統性早期矯正把呼吸、肌肉功能的矯治,骨頭與牙齒的矯正臨床處理的範圍。而這些矯正過程的監測需要靠CBCT來評估,慢慢地就會發現,早期矯正過程,從口腔、鼻腔、呼吸道、顏面骨頸椎都會一起朝正面的方向發展。相對的鼻子、呼吸道疾病、異位性皮膚炎也跟著消失。
COMIP矯正系統具有骨形矯正的功能,可以改善齒槽骨生長空間不足、中臉發育不全、上顎骨突出、下顎後縮的問題,而這些正是小時候不做,長大再做矯正會後悔的問題。
COMIP有傳統又獨特的方法,引導牙齒生長與咬合誘導到標準的咬合線上,把上下牙齒對在最大的尖窩關係上,得到排牙與穩定的咬合。
在早期矯正中,我們提供根本解決咬合不正的方法,早期兩階段矯正治療計劃:目的在解決骨骼和牙齒的差異,以全面解決咬合不正問題,其具體階段包括下列:
第一階段矯正:此階段主要處理骨骼和牙弓寬度問題,重點是為恆牙萌出創造更好的空間和環境。使用可拆卸的功能性骨形矯正器有助於解決狹窄的足弓和前牙擁擠問題。利用控制被動位於上頜門牙唇面的中部的唇弓,有助於矯正門牙和骨頭的前突。此外,還計劃使用上頜擴張矯治器來增加牙弓寬度,從而幫助解決間距問題並促進犬齒對齊。此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利用生長潛力優化骨骼變化並為恆牙騰出空間。
第二階段:該階段通常在大部分或所有恆牙萌出後開始。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有牙位的C4+ COMiP裝置進行排牙和咬合對齊。這裡的主要目標是矯正門牙間角並建立 I 類咬合的位置。該矯治器可確保牙齒正確尖窩關係這就是Maximal intercuspal position 理想咬合,這個結果也是矯正終極目標。這個位置並有助於保持第一階段治療結果的穩定性。
通過結合不同發育階段的骨骼和牙齒矯正,這種兩階段矯正方法可以對咬合不正進行綜合治療。需要注意的是,導致咬合不正的因素有很多需要解決,例如肌功能障礙、氣道阻塞、影響其生長潛力和牙齒排列等。幸運的是,COMIP 旨在排除那些不利因素,因此定期監測和調整矯正過程中功能性障礙的排除,對於實現預期結果至關重要。
關鍵字:#咬合不正、#對咬關係、#咬合關係、#牙齒排列、#呼吸道阻塞、#牙齒矯正、#尖窩關係、#尖窩關係
Comments